煤市持續萎縮“倒逼”煤企深度調整
更新日期:2012-10-15 來源:經濟觀察報
核心提示:從今年初開始煤炭市場持續下跌,雖然國內外經濟發展放緩是主要原因,但國內煤炭企業沒有充分運用資源整合后集中度提高的優勢對市場萎縮進行及時調控,成為煤價加速下跌的重要原因。
雖然近期動力煤市場平穩回升,但煤炭經濟總體仍面臨兩大壓力,一是市場下行壓力呈加大趨勢,二是煤炭企業的開采成本、資金壓力等逐漸加大。在此背景下,國家行政性淘汰落后產能措施將加快推進,市場性“大魚吃小魚”的并購或將加快。煤市持續萎縮將改變煤炭行業全行業盈利的非正常局面,迫使煤炭企業步入更加良性發展的軌道。
煤市仍呈下行煤企困境加劇
根據山西省相關部門資料,雖然近期隨著火電廠冬季儲煤高峰到來,動力煤需求有所增加,但煉焦煤、噴吹煤、無煙煤市場繼續走弱,主要是市場仍然延續供大于求的局面,需求仍未好轉,另外鋼廠壓價意圖也很明顯。無煙煤市場走勢也多延續弱勢走勢,成交較為清淡。整體來看,國內煤炭市場仍處于弱勢行情之中,短期內煤炭市場或將進入底部整理階段。
與市場持續走弱相反的是,煤炭企業的技改、安全成本、生態治理以及資源開發成本仍呈上升趨勢。2011年,山西省完成煤炭資源整合后,全省重組整合保留的礦井有920多座,其中有770多座進入技改建設,而且大部分礦井將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不僅建設資金壓力加大,而且投產后對原本供大于求的市場必將形成更大壓力。
9月25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對煤礦采區回采率、原煤入選率、煤矸石與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作了明確要求,而且要求煤礦在發布之日后兩年內達到本指標的規定要求。這意味著煤礦需要在開采設備方面加大投入成本。此外,《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煤礦礦區生態環境的預防、保護和治理作了大篇幅闡述,按照“誰開采、誰治理”的原則,煤礦企業須付出更大的生態恢復和預防成本。目前市場局面供大于求,煤礦企業無法將成本壓力通過價格傳導到下游行業,企業的融資壓力、應收款增加的壓力將加大,企業困境持續加劇。
供求“緊平衡”打破調控“失靈”是重要原因
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守禎判斷分析說,近幾年來,國內煤炭市場維持著“緊平衡”狀態,但這種狀態能夠維持的原因是這個時期煤礦多、小、散、亂,安全隱患大,政府采取措施進行整治,也正值重組整合提升水平之時。煤炭供應不足,但市場需求較大,處于緊平衡狀態,煤礦企業獲得了高利快速發展。
然而,近十年來煤炭產量每年遞增約2億噸,同時,國家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方面的政策約束越來越緊。在產能快速釋放的情況下,煤炭行業逐步面臨三大制約因素:一是面臨經濟增長放緩,需求萎縮的市場約束;二是面臨能源結構調整和控制消費總量以及節能減排和資源環境約束;三是面臨裝備、安全和人力投入以及資源稅改革等投資增長導致的成本約束。所以,煤炭行業過去發展靠投資、增長靠增量、贏利靠漲價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從今年初開始煤炭市場持續下跌,雖然國內外經濟發展放緩是主要原因,但國內煤炭企業沒有充分運用資源整合后集中度提高的優勢對市場萎縮進行及時調控,成為煤價加速下跌的重要原因。有專家認為,如果從今年初煤市下跌苗頭出現之時,國內動力煤生產“巨頭”提前聯合減產、縮量,煤炭市場完全有可能維持“緊平衡”狀態,但企業大多采取“寧丟價格、不丟市場”的戰術,導致價格連續下跌。
市場下跌是煤炭行業深度調整良機
在過去煤炭市場的“黃金十年”,無論大礦與小礦,安全水平較高的與較低的,人力成本高的與人力成本低的煤礦都處于盈利狀態。王守禎認為,煤炭行業所有企業盈利的現象本身并不正常。這說明行業企業還沒有完全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當前煤炭經濟雖然處于下行階段,市場整體需求未有好轉,仍將處于弱勢整理階段,但這個局面將為煤企通過實施結構調整,實現行業良性發展帶來契機。
一是“被動減產”變“主動調控”,以保持供求緊平衡。煤炭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其內在的增值性,尤其是焦煤、無煙煤都是寶貴的資源。煤炭企業“巨頭”必須把握、調節開采總量,保持供求緊平衡。
二是“十二五”后3年行政性落后產能淘汰將快速推進。近期,多個地區加快推進煤炭兼并重組與資源整合。山東省啟動為期3年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3年內將全省地方煤礦企業重組整合到60家以內;陜西省將關閉小煤礦100處,煤礦總數控制在500處左右,淘汰落后產能煤礦200處以上;重慶將累計淘汰落后產能800多萬噸,全市煤礦企業生產規模原則上不低于年產30萬噸。
有專家認為,中小煤礦落后產能淘汰僅僅是中國煤炭行業結構調整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實施完成可以有效解決安全生產、資源浪費等問題,這將為下一階段,即以資產、股權為紐帶實施跨地區、跨企業屬性并購重組,形成真實意義的煤炭行業“巨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市場性“大魚吃小魚”的并購重組或將成為常態,帶動煤炭行業加快推進資本運作。王守禎認為,煤炭的產品屬性是壟斷競爭型,不是完全競爭型的,降價刺激不了消費。煤炭企業在走入下行調整期的時候,是一個減少庫存或產能的時期。也是企業進入大吃小、優吃弱的并購重組時期,結局是淘汰并購重組一批,形成寡頭一批,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期。
在2009年到2011年的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過程中,多數煤礦的重組整合為行政主導,但也有市場性的并購重組。山西永泰能源公司前身為主營成品油批發與零售、房地產等產業的上市公司,但多年來公司業績處于停滯狀態。2009年,公司抓住山西煤炭資源整合機遇,利用資本運作手段實現了主營業務向煤炭采選的全面轉身,成為績差公司“逆轉”的典型。
山西省證監局副局長趙志明認為,就山西而言,整合后的企業急需加大資金投入,使被整合資源盡快提升生產能力和裝備水平。預測提升改造資金需要2000多億元。另一方面是企業如何規劃轉型發展,延伸煤炭產業鏈,擴大非煤產業。從長遠來看,這必須借助資本市場這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