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三大利器”破解水泥行業“十對矛盾”
核心提示:如何看待2013年的水泥工業情況?如何把握2014年行業的發展脈絡?當前面臨的困惑與癥結有哪些?怎樣破解行業發展中的矛盾?日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就此接受媒體采訪。
如何看待2013年的水泥工業情況?如何把握2014年行業的發展脈絡?當前面臨的困惑與癥結有哪些?怎樣破解行業發展中的矛盾?日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就此接受媒體采訪,依舊是開門見山,直入主題,依舊是思維縝密,脈絡有序。喬龍德對建材行業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語言中充滿了智慧的力量,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2013:合力爆發的臨界點
2013年,在全國經濟增長整體下滑的形勢下,水泥行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產量達24.14億噸,同比增長9.6%,利潤766億元,創僅次于2011年的歷史第二好水平。喬龍德把去年水泥行業發展歸結為四大進步。第一,從長遠角度來講,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已確定了8項創新方案,提出了2016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發目標,并已落實具體分工,這項工作是行業的一件大事,已經定論、定調、定案,開始進入實施階段。第二,節能減排工作成為歷年來力度最大、亮點最多、認識程度最深的一年,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國家出臺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協會正在制定實施的行業政策、技術、組織形式等方面的節能減排實施方案,企業在思想認識、行動準備、達標措施方面有了明顯提升,這一切為今后的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第三,行業的自律和協調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由中國水泥協會制定、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水泥行業自律與協調公約》,把行業自律與協調上升到制度的層面,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廣大水泥企業在自律與協調方面的理智增強,使這項工作的有效性與歷年相比得到充分提升。第四,在遏制新增產能、市場秩序好轉、優化存量控制成本多軌齊下、多項作用形成合力之后,行業經濟效益從去年年初低谷到中期彈起再到年底回升,逐步走向正常的市場運行軌跡。
在剖析經濟效益提升的原因時喬龍德指出,一是源于市場的拉動,全年水泥用量增長2億噸,說明市場的剛性需求拉動還是存在的;二是在成本構成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有限,煤炭價格大幅下降使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三是新增產能得以控制,同比上年新增產能減少了100多條生產線,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四是水泥企業通過強化管理、能效對標、降低成本、優化存量,效益有了明顯增長;五是各級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與協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喬龍德強調,我國現階段還處于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渡時期,市場機制尚未健全與完善,法律制度與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協會工作的重要性就顯得格外突出。我們尤其要注意分清市場競爭和無序競爭的區別,分清反壟斷和自律協調界限的區別,分清成熟的市場經濟和進入市場經濟后尚未成熟的市場經濟的區別,市場經濟的目標一定要清楚,現實實際更不能忽視。競爭與協調都是手段,提升進步與盈利才是目的。市場競爭也要在供需、價格、競爭三大規律方面有較完善的資源配套系統,要有法律法規政策和健全的規則支撐才能站立,而不是名義上打著市場競爭的旗幟,實際上以單純的價格大戰引發的無序競爭叫市場競爭。競爭的真正目的是要通過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實現優勝劣汰,實現行業結構調整,檢驗競爭的標志應是以行業整體進步作為衡量的標尺。中國水泥協會組織行業認真學習《反壟斷法》的同時,對協調工作也應賦予新的內容,在行業能效對標、制度管理、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兼并重組等方面都可以開展工作。
2013年年初,國家有關部門對行業反壟斷調查正在進行,因產能嚴重過剩引發的經濟效益滑坡使行業籠罩著悲觀情緒;到年度中期,在煤炭價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整個行業實現利潤僅為2.33億元,1/3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當時,喬龍德果敢地提出了目前水泥行業主要任務就是遏制新增產能和提高經濟效益。他不斷向政府直面呼吁,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制定協會應對工作方案,組織媒體跟進宣傳。回顧當時的情景,喬龍德說:“即使在那樣的困難時刻,我對水泥行業依然保持著堅定樂觀的態度。”之后,國家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政策的出臺,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以及各地水泥(建材)協會做了大量細致的組織協調工作,企業在優化存量、加強管理的同時,行業自律的理性也大大增強,幾種力量終于在下半年這個臨界點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并持續爆發。這才是到年終水泥行業回歸到正常運行軌道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一舉扭轉長期頹勢的關鍵所在。看似一切來得突然,實則盡在情理之中。
當行業樂觀情緒普遍抬頭,甚至一些企業高層已認為2014年企業利潤將創歷史新高的背景下,喬龍德卻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
十對矛盾:由水泥在建材行業中的作用與影響力而引發的思考
喬龍德身兼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與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雙重職務。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與善于思考問題的習慣,使得他能及時而敏銳地發現制約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喬龍德通過一系列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在建材行業中,水泥工業無論是從整體比重,還是技術裝備水平的角度看都是處于前列。水泥主營業務收入占整個建材工業的22.35%,利潤總額占建材工業的24%。然而,能耗卻占建材工業的73%,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量亦居建材工業之首,粉塵排放量約占75%,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55%。作為行業的龍頭,其發展水平、經濟運行、節能減排和經濟效益都直接影響到整個建材產業的發展。他認為,不管誰來當會長,牽牛要牽牛鼻子,抓建材行業的進步和發展,第一個就是要抓水泥的進步與發展。
水泥工業是一個傳統行業,在它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尖銳的矛盾與問題。有些是客觀形成的,有些是在特定歷史階段產生的,有些是由于政策不配套所造成的。喬龍德通過縝密思考,總結了當前制約水泥行業發展的十對矛盾。
一、創新提升式發展與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建材行業的發展戰略是要超越引領世界先進水平。一個行業的發展進步離開了新的生產線的建設就無立足起點,新的技術肯定是要在新的生產線中形成的。所以這個行業要超越和引領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要有新的發展作支撐,但目前現有水平的重復建設達不到創新提升的目的,所以更要控制產能的過剩,這樣就形成了矛盾。
二、研發瞄準世界領先的創新技術與研發系統的單位技術分割且研發技術儲備不足的矛盾。技術創新必須要瞄準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我們的研發單位和機構,包括技術的掌握都是分割的,研發的技術力量不足且無法形成合力,所以這又形成了矛盾。資源分割、機構分割、技術支撐點分割與行業科技形成合力的發展方向不匹配。
三、行業走高標號減量化的發展道路與應用標準制定是分割的,提高水泥生產質量,發展高標號水泥或者特種水泥走減量化的道路應該是對的。但是現有的應用標準不改革及行政管理體制的分割,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現在的發展格局。實際上就是行業發展與國家管理體制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個長遠的根本的問題步履維艱。現階段,現有水平的重復建設亟待遏制。從長遠看,應用標準問題解決得越早,對化解行業產能過剩越有利。減量化是個目標,但是減量化的真正路徑還沒有出現。
四、優化產能的目標與目前的路徑狹窄、潛能挖掘程度有限之間的矛盾。由于實現優化產能、優化存量的路徑狹窄,挖掘潛力有限,所以企業在優化存量的工作中,無論從精力上、時間上還是從投入的財力和物力方面都不太夠,盡管優化存量我們也喊了好多年,但是步子很慢。如果能把現有的32.9億噸產能進行優化,其效益是無量的。優化存量還缺乏系統的設計,缺乏路徑,實施非常艱難。
五、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與缺乏根治技術和有效政策支持進程緩慢的矛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節能減排,無論是環境治理需要還是達標需要,可能要關停的企業很多,政府將越來越加強約束性、引導性、限制性地推行節能減排方略,對水泥企業實施更大的動作。目前北京、河北等地已經開始行動,會砍掉一大批難以達標且規模較小的水泥企業。現在既要推進節能減排但又缺乏根治的技術和有效的政策支撐。氮氧化物排放目前通過技術工藝的進步解決的減少排放不占主體,而脫硝雖然是個好辦法,但還不是最理想的辦法。關鍵是要治本,但現階段不推廣達標更沒有辦法。沒有治本技術的突破,造成了與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緊迫性之間的矛盾。
六、有序市場的經濟運行需要規則但尚未形成與建立規范,造成需要與無序競爭的矛盾。現存的問題是優質不能優價,競爭缺少規則,容易形成無序競爭。市場競爭應是多方面的,包括產品質量、實物消耗量、排放量、成本等,僅落實到價格上,就不是公平競爭,在成本構成中,因區域、生產條件不同,有很多不可比因素。
七、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增加產能集中度,推進兼并重組與地方政策、利益導向沖突的矛盾。目前企業數量仍有3500家,既不利于資源能源效率利用,也不利于提升管理與效益。近幾年來,兼并重組僅在大企業中推行,總體進展緩慢。既要提高資源利用率又要增加集中度,但在政策、觀念、利益導向方面卻有很大阻力。
八、行業自律、協調與一些企業尚缺理智,以利用價格下跌占據市場份額之間的矛盾。盡管去年行業利潤有了提高,但虧損企業仍占23%,有的是自身缺乏競爭力,有的是為了占市場不惜血本拼市場份額。行業理智雖有所提升,但對自律、協調仍有不同聲音存在。
九、 優化結構、產業升級與地方利益保護主義的矛盾。由于地方利益的驅動,現還有1億多噸該完成淘汰任務的立窯產能尚未淘汰,影響了整體產業升級的進程。
十、堅持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與配套政策不健全、企業自身能力受限的矛盾。現存狀況是:國外有需求,但缺乏政策支撐,很多企業自身也缺乏“闖天下”的能力。
這十對矛盾,高度涵蓋了當前水泥行業發展道路上所存在的問題。喬龍德說,矛盾的形成過程是復雜的,破解矛盾的手段也不可能是單一的,更不可能單純依靠主觀意志和協會單方面去解決,而是需要系統、需要時間、需要努力。
三大利器:
破解矛盾的關鍵及有效手段
喬龍德認為,要破解這十對矛盾,關鍵要抓好以下三點:首先,在新一代技術裝備沒有成形之前,必須嚴格控制現有的同類水平的重復建設。新增產能如果無法控制,所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重點表現在抑制了未來技術創新的提高空間,造成了資源與財力的浪費,給市場增加混亂,擾亂行業戰略的發展;同時,使現有的存量產能得不到有效發揮,造成極大的浪費和損失。
其次,要以最大的努力加快技術裝備創新提升,要將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技術創新進步瞄準世界頂端的、領先的水平實施攻關。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的步伐,同時還要在國際上提升影響力,掌握話語權;還要在國內引導現有的水泥企業加快技術創新與改造。“二代”的研發意義在于:下一步的發展要以二代技術為標準,從而全面實現水泥工業轉型升級;要給全行業帶來啟示,技術創新與提升是無止境的。
再次,要下大力氣將節能減排視為行業生存與發展的頭等大事。新的能耗標準必須達標,并努力同國際接軌;強制執行國家、行業、協會排放標準的達標,并要對能耗和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進行達標評估、檢查,排放控制要一年上一個臺階。節能減排搞好了,水泥行業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處。
喬龍德進一步指出,控制新增產能,加快創新提升,搞好節能減排是破解行業矛盾的三大利器和有力措施,這三項措施做到位了,其他的矛盾有的會迎刃而解,有的會消失、淡化,最終必將為行業的轉型升級、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四三二三”:
中國水泥協會今年的主要工作
作為中國水泥協會的掌門人,喬龍德繼2013年在建材行業推行“兩個遏制、三個加快”,在協會內部進行“三定”、提升管理整合之后,又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包括:掌控四條主線,摸清三個家底,提高兩個能力,加強三個合作。簡稱:“四三二三”。
喬龍德告訴記者:掌控四條主線,就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四條主線上來。
第一條主線:堅決控制新增產能,化解產能過剩,促進、結構調整的主線。
從市場需求和現有的32.9億噸產能來說,國家發改委等政府部門已經部署,無論是新增項目,還是以前以各種名目批的或以弄虛作假冒名頂替已建的不合理的項目都要進行清理,而且要求清理干凈;對違規頂風上馬的,不但要停建,還要追究決策人的責任。國家將下放水泥投資項目的審批權,這次下放的概念不是權力下放,而是機制調整、制度的改革,是對審批制度的改革,所以下放的概念不是放權,而是要改革這一存在弊端的審批制度。解決并不是這種審批制度的延續,而是一種約束與責任的建立與落實。行業協會要積極參與到制定政策的過程中,力求實現機制的轉變而非權力的轉變。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41號文件精神,化解產能過剩的“六個一批”當中最關鍵的是遏制一批。不遏制,其他幾項就無從談起,正所謂“前門堵不住,后門關不上”。對繼續違規者要發動企業舉報,媒體要調查曝光。對經過實踐檢驗的一些有效措施應繼續推進實施,緊抓不放。要全方位梳理優化存量,包括產品結構調整,產業鏈延伸,技術改造,生產組織方式的重塑再造等。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優化重點,要抓若干個正面典型,開現場會,樹立先進樣板進行企業對標。
第二條主線: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帶動行業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既有實實在在的技術裝備的先進性,又有實實在在的經濟指標和節能減排指標的先進性,還有一個體現理念的先進性。技術創新無止境,所以必須創新提升,從而帶動現有存量的技術進步。今年是“二代”研發的關鍵時期,一是頂端技術的定位與攻關,其中,攻關的內容、責任與落實是關鍵;二是用創新思維抓“二代”,這是個重要前提,因為技術進步是動態的,我們不能完全滿足已定攻關技術,還要在創新中攻關,否則“二代”領先難得保證。要抓關鍵的技術制高點,同時加快現有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帶動行業全面升級。
第三條主線:著力推進節能減排,以提升標準、創新政策,全面實施能耗新標準,著力推進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為主要目標的水泥行業的生態文明建設。
資源消耗高、環境壓力大,突出表明我國高投入、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要增強企業的緊迫感。要系統研究財稅、價格、信貸、擔保、市場準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如垃圾焚燒、處理危廢等方面的政策,充分發揮經濟手段扶優限劣的作用。要管理和技術相結合,創建節能減排產業鏈。要制定政策,抓試點。設立節能減排分會和達標評估、檢測機構,執行者要把柔性管理變為剛性管理,全方位強化技術、裝備、政策、組織等各個環節。要創新標準,空氣污染排放標準要細化,全方位實施能耗新標準,不僅要檢查落實,而且要分類確定達標時間,今明兩年內不達標的企業予以黃牌警告。
第四條主線:繼續推動兼并重組,拓展政策,積極實施兼并重組方案,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資源、能源效益利用率和企業管理水平。
要解決政策不統一,地域利益阻擋等問題,創新政策。還要創新兼并重組的談判機制,改變一對一的談判方式,要有中介評審機構參與,評價、作價、詢價、講價都要有透明度。對兼并企業要有補貼,保留現有職工和切實保護他們的利益。地方協會、專業協會、聯合會要共同聯手,成立組織,穿針引線,專門協調。
喬龍德繼續說,摸清三大家底:一是要全面摸清全國水泥生產線規模、數量與分布,以及各省、市產能產量;二是要全面摸清全國水泥企業技術裝備情況、經濟效益情況、節能減排情況,并分三類排列出提升型、改造型、擬淘汰落后型的名錄,把這項工作做好難度很大,但必須要做;三是要全面摸清各地擬建和在建水泥生產線的企業數量和分布情況。
喬龍德指出,提高兩個能力:一是要努力提高水泥協會引領、協調服務行業的能力,尤其在行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圖、節能減排、經濟運行等宏觀層面作出適時的引導與指導,繼續提高水泥行業的整體經濟效益,2014年全行業要朝著實現利潤總額1000億元的方向努力;二是要努力提高水泥協會自身的創收能力,從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功能著手,創新管理機制,拓展服務領域,提高協會經濟實力。
喬龍德強調,加強三個合作。一是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促進中國水泥國際化,繼續加強與國際間同行組織和機構的交流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促進中國水泥企業走出國門,同時提升中國水泥在國際上的地位,發揮中國水泥協會在國際組織和制定國際有關規則中的作用。二是要加強與各省(自治區)市水泥(建材)協會的合作。在凸顯四條主線、摸清三大家底等重點工作中,必須與地方協會深度合作并取得地方協會的支持,共同推進行業各項工作的落實,共同推進行業健康發展。三是要加強與重點大企業的合作。大企業對行業發展和實施各項重點工作具有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他們對抑制產能過剩和自律協調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他們在技術創新中的轉型升級示范作用,要進一步嚴格執行水泥協會領導和各部門負責同志聯系重點企業的工作制度。
喬龍德最后說:“對于今年的展望,如果把上半年工作抓好,今年行業整體就不會差。在和企業家交流的過程中,有句話對我深有觸動,那就是‘行業好了,企業才能好’。的確,行業如果好了,企業就能夠形成平穩增長和協調發展,就不會完全受制于外部因素制約。做好行業的事情全靠我們自己,要把工作細化,關鍵在于抓落實。”
兩個小時的訪談很快結束了,喬龍德的話語如余音繞梁,言猶在耳。早春時節,萬物復蘇。中國水泥行業猶如一匹英俊的戰馬,伴隨著和煦的春風,奮蹄,迅跑。